- 信息时间:2021-09-08 09:55
- 浏览次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档案是历史的记录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江苏省档案馆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系列短视频《红色珍档》正在播出。
战斗英雄杨根思
收藏于江苏省档案馆的发行于1950年10月10日的《新华日报》上,刊登了华东军区三野参加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代表们的签名。
签名的左下角,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杨根思。在这次大会上,他被表彰为"全国战斗英雄",成为那个时代的"大明星"。
杨根思作战勇敢顽强,曾用一根长矛缴获一杆枪,抱着炸药包俘虏一个排的敌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杨根思成长为一名战斗英雄,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
在泰州泰兴市的杨根思烈士陵园陈列室里,挂着一张老房的照片,这间低矮破败的茅草屋,就是杨根思童年生活的地方。
泰兴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白玉清:杨根思,1922年出生在泰兴县黄桥地区的羊货郎店,父母早亡,和哥哥相依为命,10岁当了地主家的放牛娃,后又随哥哥到上海做童工,受尽了地主的欺凌和资本家的剥削。
1944年2月,杨根思加入新四军,受尽苦难的他对敌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成长为"战斗英雄""爆破大王"。
1945年11月,杨根思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了"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共同进步,为人民服务到底"的坚定理想。
去年杨根思烈士陵园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一份资料,是"杨根思同志1950年9月24日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份"杨根思口述资料"。
杨根思烈士陵园主任周建国:杨根思口述的战斗过程十分详细,其中还有他当时不少的心理活动,为我们研究杨根思的战斗历程和"三个不相信"精神,提供了十分翔实的历史依据。
再困难的任务,杨根思都不相信完成不了,再强大的敌人,他认为总能战胜。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解放了上海以后,杨根思一直提出来一个口号,哪怕100个困难,比钢铁还硬,我们都能够克服,不管怎么说,交代的任务,我们都能够完成。
"根思连"第18任连长翁海林:杨根思战斗中从不怕死,机智勇敢,敢啃硬骨头,这就是他所说的"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被表彰为"全国战斗英雄"后,杨根思回到了老部队。这张照片上,他被几名战友簇拥在中间,战友们笑容满面。谁也没能想到,一个多月后,这位战斗英雄英勇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杨根思任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于10月7日率连队入朝参战。
"根思连"第18任连长翁海林:志愿军赴朝作战前,连长杨根思作动员讲话,这次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喊出"三个不相信"的战斗宣言。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二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三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在已经抗美援朝的时间。
11月28日晚,杨根思接到任务:率连队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东南侧1071.1高地及小高岭。
11月29日拂晓,杨根思带领全连战士到达阵地,他将一排和二排部署在1071.1高地上,自己带领三排登上小高岭。
天刚放亮,美军陆战第一师,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支援下,开始向1071.1高地和小高岭发起进攻。战斗间歇,守在1071.1高地的杨德盛,最后一次见到了连长杨根思。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到了第六次、第七次战斗之间,连长上来就视察,就跟我小声地说,小杨一定要把阵地守好,我回答他,人在阵地在,他就用我们家乡话说,不能当孬种啊。
上午10点左右,敌人发动了第九次进攻。此时,小高岭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杨根思命令两人撤离,自己收拢了仅剩的一包五公斤重的炸药,一颗手榴弹,一支驳壳枪。
眼看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投出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随即抱起炸药,拉燃导火索,拼尽全力冲进敌群。
杨根思泰州籍战友杨德盛:我就在这个树叶子堆上趴着,突然之间轰隆一声,我也震起来了,他三排在那个山尖那边,我在山尖这边,火一亮,一团大火,指导员也上来了,说了一句,小杨,可能连长不在了。
年仅28岁的杨根思,用他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小高岭阵地,也为夺取战役胜利赢得了时间,实现了军令状里"人在阵地在"的誓言,他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英雄。
英雄逝去,精神永存。杨根思在朝鲜战场上喊出的"三个不相信",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充分展现,彰显了人民军队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70多年来, "三个不相信"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
铭记百年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珍档》带您重温光辉岁月
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