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档案讯息>通知公告
江苏省“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 信息时间:2021-09-10 09:55
  • 浏览次数: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8月25日


江苏省“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为推动全省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根据《“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实施档案发展重点工程,各项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档案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档案资政襄政作用更加彰显。切实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重要职责,善于拿起档案武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坚决维护党和国家根本利益。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成效显著;高标准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宣传保障任务;高质量服务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记录新时代新成就。

档案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档,修订完善档案法规规章,出台《全面加强依法治档工作的意见》,制定精准扶贫、国土资源、会计、中小学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充分发挥法治在引领档案事业发展中的保障和规范作用。建立档案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审批事项100%“不见面”,规范运行“互联网+监管”平台,持续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有力地保障全省档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档案资源建设不断充实。拓展档案资源建设渠道,构建“大档案”资源体系。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接收各类档案1195.27万卷、1834.74万件,电子档案和数字化副本1202.88T,馆藏量大幅提高,档案结构进一步优化。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点工程档案收集征集工作卓有成效,为江苏援鄂医护人员开展的“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活动成为行业典范,“百村万户”口述史采集工作顺利完成。

档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向社会开放档案1246.74万卷、333.18万件,提供档案利用259.77万人次。打造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平台,初步实现在线办理。紧紧围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主动开发档案资源,出版中国共产党在江苏、近代民族工商业、南京长江大桥档案等多种国家重点档案史料;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大型档案展览获得积极反响。

档案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大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数据存储安全化,实现了档案管理以实体为重心向以实体和信息并重的转变。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拥有国家示范数字档案馆7家,国家示范数字档案室3家,建成全国首个“双示范”数字档案馆(室),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档案安全管理稳步加强。全省综合档案馆基本完成馆库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建设达标率达到97%,此轮档案馆库建设进入收官和提升阶段。档案库房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存储等相关制度与措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持续升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常态化,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进步。思想政治建设、学术研修交流、档案专业培训和业务技能实训更加系统科学,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更加完善。实施档案人才“151”工程,开展档案职业技能竞赛,基本形成档案系统领导干部、档案专家、专项技术人才和中青年业务骨干多层次档案专业队伍。

(二)形势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肩负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责任,档案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传承文明的载体,其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

我省档案事业正处于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发展不平衡、服务供给不充分、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深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江苏实践,迫切要求坚持依法治档、提高档案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协同高效的档案工作运行体系;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江苏样板,迫切要求创新档案工作理念、方法和模式,加快档案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迫切要求加快档案开放,提升档案公共服务水平;新领域、新平台、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迫切要求加强档案科技攻关,拓展档案事业多维空间。

面对机遇与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领域众多创新变革对档案工作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走向,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真抓实干、守正创新,坚定地朝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强省目标砥砺奋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重大使命担当,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为目的,全面推进档案治理、资源、利用、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档案信息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深化“争第一、创唯一、树品牌”专项行动,着力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档案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档案工作全过程。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重要职责,确保档案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人民立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方法,高水平建设好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坚持依法治档。聚焦档案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档案领域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全面贯彻落实《档案法》,大力实施档案“八五”普法,不断提升档案治理能力,切实提高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突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改革精神推动档案理论、制度、实践创新,推动新技术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展现江苏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

坚持系统观念。树牢系统化思维,科学统筹全省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档案工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活力、扬优势,推动全省档案工作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与整体合力。

坚持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压紧压实责任,完善应急管理和工作协调机制,增强法律制度执行刚性,确保档案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高效能治理上实现新提升,在资源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高品质服务上取得新成果,在安全防线上得到新加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样板、重大成果,建成与“强富美高”新江苏相适应的档案事业发展体系,现代化档案强省呈现初步模样。

——档案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档案法规制度更加健全,依法治档能力不断增强,机构改革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正向效应得到有效发挥,档案工作在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更加明显。档案宣传更加丰富多彩,全社会档案意识显著提升。

——档案资源建设进一步夯实。紧跟新时代铿锵步履,聚焦“国之大者”,做到档案资源覆盖更全面、内容更丰富、结构更优化,档案“应归尽归、应收尽收”有效落实,数字档案资源可管可控。

——档案利用服务进一步拓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开放力度明显加大,开发形式更加多样,利用方式方法便捷,档案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程度显著提高,档案资政襄政、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

——档案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档案库房和设施设备更加安全可靠,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更加完备,档案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信息化与档案事业各项工作深度融合,电子文件归档更加规范有序、电子档案保存更加安全可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更加高效智能。信息化发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取得突破。

——档案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档案人才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人才评价机制不断健全。档案科技创新机制更加完善,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难题攻关有新突破,新科技新成果在档案领域广泛转化应用。

到2035年,档案治理效能、服务品质、资源建设、创新活力大幅跃升,全面建成档案强省,率先基本实现高水平的档案现代化,成为记录和展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窗口。

三、主要任务

(一)系统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

1.全面加强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政治意识,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谋划研究、部署推进、考核评价档案工作时,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去考量,注重用政治的效果来检验,把政治标准贯彻到档案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善于把握大局大势,使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2.健全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党管档案,压实各级党委领导责任,重视解决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充分发挥综合档案馆在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和业务指导等方面的主体作用,着力推动局馆协同配合,在结合实际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立联席会议、对接会商、项目专班等制度,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运行通畅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

3.完善档案法规制度体系。做好地方性档案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推动《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修改制定。加快档案价值鉴定、电子档案管理、档案移交和处置、档案开放利用、档案服务外包、档案监督检查、档案违法行为处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供给。适应法治江苏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研究制定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档案管理制度标准,逐步形成与上位法相衔接、各项配套制度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体系,力争创设一些在全国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意义的制度成果。

4.提升档案执法水平。依法落实各级档案主管部门职责,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明确行使主体、权责名称、设定依据、履责方式。深化档案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互联网+监管”,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和监管工作的融合,有效促进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加强全省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整合市县执法力量,探索跨区域、跨层级联合执法。通过采取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日常检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档案行政执法常态化。“十四五”期间开展重点行业、重要领域专项检查。

5.有效履行监管职责。围绕国家和省区域发展战略,着重加强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绿色生态等重点领域档案工作监管。优化完善业务评价,开展全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评价,全面提升基础业务水平。探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监管平台,实现实时、无缝监管。

6.增强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制定档案“八五”普法规划,将学习宣传新修订《档案法》作为重要内容。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加强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档案普法宣传网络平台。广泛开展专题学习、普法讲座、知识竞赛、广场互动等档案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档案普法走进机关、社区、乡村等,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专栏1 依法治档强化工程

   1.推动《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相关制度修改制定;制定实施全省档案“八五”普法规划;修订《江苏省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档案管理办法》;制定《江苏省开发区档案管理办法》、《江苏省招投标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出台《江苏省省外对口帮扶援建档案工作规范》、《江苏省铁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等标准规范;加快档案开放审核、电子档案管理、档案移交处置等制度和政策的研究供给;出台《江苏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评价办法》。

   2.加强省市县三级档案行政执法力量建设,开展乡村振兴、医疗卫生、重大建设项目等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依据新修订《档案法》,完善档案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实行事前指导+事中事后合规监管,强化量化评价、过程管控。实施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

(二)整体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7.严格管控档案资源质量。全面推行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推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夯实基层档案工作基础,进一步规范乡村、社区、园区建档工作,重点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科技发展、人居环境治理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事项档案质量,更好服务和支撑基层社会治理。规范非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档案齐全完整。开展省市县三级国家档案馆档案移交和接收规范化建设,制定中长期档案接收规划,建立年度接收计划及实施情况报备制度,有效促进馆室工作衔接。

8.着力优化档案资源结构。推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实现各门类档案统一管理,制定完善专业档案管理制度和办法,丰富和规范专业档案种类,充分发挥地质、气象、城建等专业档案的作用。完成江苏省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数据全部进馆,并与馆藏历史疫情数据融合。加大民生档案收集力度,建立民生档案进馆推荐清单,实现教育、就业、卫生、社保及农业农村等领域档案依法有序进馆。

9.积极拓展档案资源来源。开展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基本摸清国有档案资源家底。加强反映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中心工作等档案收集,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档案收集。建立健全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档案工作机制,特别是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档案工作机制,做好相关材料归档和档案接收、征集、整理工作。加强跟踪指导,规范对口帮扶支援前方工作机构和驻外机构建档进馆。加大对境内外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征集力度。健全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向国家档案馆捐赠档案或委托保管;推动档案馆与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加强合作,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目录等。

   专栏2 新时代新成就江苏记忆工程

   1.收集整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档案资料,加强美丽江苏建设等档案工作。

   2.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整合完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文献遗产、重要人物、名镇名村、方言语音等专题档案资源,建立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基础数据库,实施“纪录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口述史料采集。利用现有“百村万户”江苏乡村记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挖掘制作口述档案精品。

(三)深入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10.提高档案开放程度。完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开放审核制度;按照“先解密、后审核、再开放”原则,加强档案部门、保密部门和档案形成单位的协同,明确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解密流程与规范标准,实现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推动档案馆定期通过网站或其他方式公布开放档案目录,稳步推进开放档案全文在线查阅。鼓励各级国家档案馆结合实际依法提前开放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类档案,加快推进其他档案馆档案开放。

11.加大档案开发力度。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通过展览陈列、新媒体传播、档案发布、史料编研、影视制作、公益讲座、文化产品开发等方式,不断推出档案精品力作,持续提升江苏档案美誉度和影响力。整合全省红色档案资源,建成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在价值,做大做强江苏红色档案资源品牌。高质量完成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和开发项目,形成全省档案开发利用的规模效应。通过系列档案精品开发与传播,推动档案文化产业发展,使档案馆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

12.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深入挖掘档案资源,编制档案资政参考,及时精准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打造新时代档案馆线上线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优化利用环境、简化利用程序,提供菜单式、订单式、一站式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综合档案馆增加向社会公众开放时间,满足人民群众查档需求。创新服务方式,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信息技术,深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服务;优化互联网和移动端档案在线查询,推动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向农村、社区基层一线延伸,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鼓励退休人员、档案爱好者、高校师生等参与档案志愿服务。

   专栏3 档案开发利用与惠民服务工程

   1.继续完善省市县三级综合档案馆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江苏档案资料的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数据采集,加快实现全省国家重点档案目录资源共建共享。省市县三级联动,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发挥国家重点档案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社会效益,形成《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光耀史册——江苏红色珍档》等一批富有江苏特色的档案精品成果。

   2.落实长三角地区档案工作协同合作事项,深化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项目,拓展共享服务渠道向移动终端延伸,力争每年增加档案查询种类2-3个。至“十四五”末,基本实现民生档案系统与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健全完善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加大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力度,至“十四五”末,省市县三级档案馆基本完成馆藏2000年前到期档案的开放审核。

(四)扎实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13.强化档案实体安全管理。完成省档案馆改造搬迁,高质量建成常州市、盐城市、兴化市、丰县、金湖县等档案馆新馆,开展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的库容及馆藏情况调研,推进库容不足的档案馆新建或改扩建工作。在馆库建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质量标准,注重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应着眼发展需要,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改善乡镇(街道)、村(社区)档案保管条件,加快档案设施设备配备和更新。推进档案馆(室)精细化管理,档案存放环境满足“八防”要求,规范档案移交接收、出入库等流转环节,切实做到档案安全保密无死角零漏洞。进一步做好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全省档案保护技术示范中心,搭建业务沟通与学术交流平台。

14.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提升档案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和软硬件安全水平,实现系统和信息可管可控。加强对档案信息化软硬件产品适用性验证,引导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安全应用。健全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体系,着力提升行业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实现馆(室)藏全部档案数字资源“一用两备”,重要档案数字资源异地异质备份,推进数字档案可信存储,切实保障档案数字资源安全。

15.完善档案安全监管机制。实行档案安全检查通报制度,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重视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完善档案应急处置机制,重点应对地震、洪水、火灾、失窃、泄密等危及档案安全的突发事件,常态化开展档案安全应急处置演练,切实提高档案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档案服务外包安全工作监管机制。

   专栏4 “云”时代绿色安全档案工程

   1.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建立监管机制,对涉及档案安全的寄存托管、数字化加工、信息系统建设等重点领域实施监管。逐步推进档案信息化核心基础设施设备和系统软件自主可控,全面落实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2.研发集自主定位导航、多传感器融合、智能控制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巡逻机器人,实现立体可视化巡防。建立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库房内温度、湿度、防火、防盗、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和控制,全方位提高档案安全防护等级。

   3.高质量完成馆库新建和改造工作,开展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绿色档案馆自评工作。开发“智慧用电”云平台,有效降低档案馆内工作运行的资源消耗。拓展档案绿色服务场景,省市两级综合档案馆建成高品质绿色示范窗口。

(五)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16.加大档案信息化发展保障力度。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依法依规、科学高效。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建立档案信息化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指导、推进和监督力度。各级各类档案馆进一步夯实档案信息化基础,满足馆藏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及备份需求。

17.推进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完善电子文件归档机制,优化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档案数据质量。强化各领域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着力推进在业务流程中嵌入电子文件归档要求,有条件的单位逐步实现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无缝衔接。大力推进党政机关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领域电子文件归档工作,逐步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推进企业事业单位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从会计系统向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系统、科研系统等领域拓展。做好电子档案移交进馆指导工作,提高接收进馆电子档案质量。借助档案学会等组织力量,开展新技术培训,提升档案从业人员信息化水平。

18.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以省市数字档案馆为核心,以县(市、区)和各类专业数字档案馆为基础,加快建立全省数字档案馆及相配套的数字档案室体系。推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等相互衔接的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全省各级档案馆普遍应用数字档案馆系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现代化。加快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设区市综合档案馆全部达到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标准。积极推广国家级企业数字档案馆(室)试点经验。有条件的地区适时开展智慧档案馆(室)建设,探索智慧档案应用场景。

19.加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全省档案共享平台建设,省内各级综合档案馆达到100%互联互通,推动共享平台向机关单位、乡镇(街道)延伸,实现档案信息资源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利用。持续加大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力度,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便利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依托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建立更加便捷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联动机制,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规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步提升。

   专栏5 档案信息化迭代转型工程

   1.研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档案信息资源整理、数字档案资源库数据结构与交换格式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规范;适时修订《数字档案馆建设规程》、《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档案数字化转换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

   2.加快建设档案数据资源总库、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机关单位数字档案室系统。大力推动档案数字化进程,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馆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0%,省级机关部门单位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0%。至“十四五”末,全省114家综合档案馆全部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并实现100%互联互通;推动共享渠道向机关等单位延伸,拓展档案信息资源馆际、馆室共享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全省数字档案安全备份中心。

   3.深化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电子发票电子化报销入账归档等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试点“以点带面”示范效应,重点在政务服务、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科技研发等领域开展推广运用。

(六)大力推进档案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20.完善档案科技创新机制。根据档案工作实际和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档案科技工作,改进科技项目组织、评价方式,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监管,提高档案科技管理质量。完善项目实施,落实责任制,跟踪进展情况,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完成。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等作用,搭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21.提升科研攻关能力。坚持创新与实用并重的科研方向,集中力量打好档案工作重大技术攻坚战。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新基建环境下档案工作的升级发展等重大课题组织攻关。围绕档案业务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电子档案长期安全保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传统载体档案保护技术、自主可控环境下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等应用研究。

2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化档案部门领导能力建设,按照新时期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以加强政治能力建设为首要,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十四五”期间完成全省档案局长馆长集中轮训,并将档案业务知识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推进全省领军人才建设,吸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业务部门等专家、骨干充实档案专家库,继续保持我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国领先优势,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加强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建设,依托档案远程教育平台和技能实训基地,借助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档案专业继续教育,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高素质档案人才队伍。

23.激发人才生机活力。创新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结合工作需要和人才自身特点,畅通合理流动渠道;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深化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保障非公经济领域档案专业人员、档案服务企业人员平等参与职称评审。适时开展档案职业技能竞赛,通过选树模范典型,激励档案人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专栏6 人才强档提升工程

   1.加强江苏档案远程教育平台与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建设;与高等院校合作,定期举办档案领导干部培训班;依托省档案技能实训基地、全省档案专业技术资格培训基地、档案学会及社会力量,提升档案从业人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

   2.巩固“十三五”时期江苏档案人才培养基础性优势,完善全省档案业务指导、收集鉴定、信息化建设、保管保护等方面的人才专家库;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争取培育30名国家级档案工匠、100名省级档案工匠。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规划实施组织领导责任,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将档案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内容,为顺利实现“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统筹协调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细化分工,明确进度安排,加强监督指导,整体有序推进规划实施。

(二)加大经费支持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保证本单位档案工作所需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档案科研开发领域。

(三)营造良好环境

认真做好档案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融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工作典型经验和发展成效,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利用“6·9”国际档案日等重要节点以及“学习强国”等重要平台,开展多种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宣传活动,提升档案行业整体形象,增强社会公众档案意识,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

(四)加强检查评估

省档案主管部门要建立规划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有效组织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将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档案工作和加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争取列入政府年度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适时开展专项评估。

供稿:江苏省档案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