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间:2020-05-26 09:07
- 浏览次数:
【编者按】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苏省档案馆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下,与江苏省委党史工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共同推出“九九为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型全媒体行动。
第二期微纪录片《传奇印章》,走进江苏如皋市,讲述一段90年前县委大印开启的长寿之乡的传奇故事。在此鸣谢南通市档案馆及如皋市档案馆对视频拍摄给予的大力支持!
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县委印章,存世极少,极为罕见。
1965年初秋,原如皋县民政科翻建旧房时,发现了一枚党的“县委大印”。经党史、档案专家们鉴定,确认是上世纪20年代中共如皋县委使用的公章。
一方大印
在江苏如皋市档案馆,紫牛新闻记者见到了这件国家二级文物:印章由青田石制成,刻有小篆体“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
虽经岁月淘洗,但印章毫无损伤,保存完好
“1927年,是红旗漫卷的一年,也是腥风血雨的一年。”如皋市委党史办主任徐亚军告诉记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以省设立省委,省委之下设置县委以指导区委、支部工作。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如皋城南福成庵成立,成为江苏最早成立的县级地方党委之一。
1927年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福成奄成立
在残酷险恶的白色恐怖下,中共各级党委甫一成立,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镇压。1929年1月16日,上海滩出版的《申报》专门报道了缉拿中共如皋县委书记徐芳德的消息,文中记述:“前经县政府悬赏通缉之共党首领徐芳德,于10日上午在卢港区贲家巷地方,被驻防该处之公安队拿获,其护兵二名,一名杨立轩被‘击毙’,从杨身上搜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江北总指挥印,及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各一方,一为长方形,一为正方形。”
1929年1月16日,《申报》关于徐芳德被捕、印章被收缴的报道
“早期的中共如皋县委印章,正是在徐芳德同志被捕时落入敌手的。那么是谁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将印章珍藏起来的呢?经过调查发现,当年国民党如皋县公署女秘书李蕴玉,极有可能就是革命遗物的保存者。“如皋市档案馆副馆长陈红介绍,李蕴玉是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吴丹枫的妹妹,我党利用她丈夫董雪山时任国民党如皋县公署“大内总管”总务科长的时机,将她安插在如皋县公署内工作。1965年初秋,原如皋县民政科对部分旧房进行翻建,工人们将一处砖砌圆拱挖开,一只平边铁锅出现了,锅盖上放着一双绣花布鞋。揭去锅盖,100多发子弹、一把刺刀、一副脚镣,以及一方石质的“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章出现在世人面前。
一支队伍
徐芳德,1901年出生于如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信念坚定,作战勇猛,被誉为革命军中“当头炮”。他被捕时,和县委大印一起遗失的还有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江北总指挥印,这又是怎么回事?如皋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聪泉向记者讲述了这段烽火岁月:1928年春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在如皋、泰兴两县联合举行农民暴动,徐芳德为组织领导人之一。5月1日清晨,徐芳德带领起义农民首攻县警察队,打响如皋地区“五一”农民暴动第一枪。此后,他深入镇涛区开辟工作,组建镇涛区委和苏北地区第一支红军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江北总指挥部。“徐芳德一手缔造的中国工农红军江北总指挥部发展壮大,对敌人形成了相当大的威胁。1929年初,徐芳德不幸被捕牺牲。但他的这支部队继续前进,发展非常快,以后就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十四军的前身。”
徐芳德
1930年4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正式成立,军长何昆,政治委员董畏民(后由通海特委书记李超时担任),参谋长薛衡竟,政治部主任余乃诚。这是党在江苏领导的唯一一支正规红军武装。
红十四军成立后,如皋民间传唱的歌谣“一把大火烧起来,烧熔头上大冰山”,表达了农民翻身作主后的喜悦心情。然而,国民党对红十四军的活动加强了防范和围剿,调集熊式辉部、省警队等正规军向红十四军进攻,同时加强了地方反动武装保卫团的力量。不久,红十四军在如皋田家铺与李长江部激战失利,转入地下斗争,张爱萍等少数干部转移至中央苏区。
红十四军虽然失败了,但它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心脏地区纵横冲杀,历时半年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红十四军军旗
时间巧合的是,1929年1月27日,徐芳德英勇就义;整整20年后的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
土里长钱
2019年,如皋跃居全国百强县第22位。昔日的革命老区,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几代党员初心不改的接力奋斗。
在如皋如城街道顾庄社区的陈园,门口有九棵柏树,这是顾庄村原生产队苗圃培育的第一批树苗,见证了如皋的绿色发展之路。陈园的主人、1975年入党的陈钧告诉记者:“我父亲陈兴仁1953年创办了当时如皋第一个苗圃‘解放苗圃‘(占地二、三百亩),可以说他开创了我们顾庄村苗木经济的先河,此后,“顾庄村苗圃”、“顾庄第八生产队苗圃”等相继创立。”顾庄的盆景,如今远销海内外。顾庄还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2019年,顾庄社区三业总产值5.86亿元,村营收入266万元,农民纯收入近4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5亿元,日均接待游客500多人。
与顾庄齐名的绿色村庄,还有“中国草坪第一村”钱长村。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家家户户不种粮,三千亩地不农忙”的钱长村,亦是个“土里能长钱“的村子。钱长村村委会主任钱爱东,2003年退伍后原本一直在外做家装,做的还挺成功,但2015年老领导一句”一个人富不叫富,带领大家一起富了才是真的富“触动了他,”我想想如果大家都能过上我这样的生活,确实可以了。所以我就回来参选,当时我们村里面正好需要一个支部委员,大家也很拥护,就选上了。“在钱爱东等人的带领下,钱长村及周边村落的草坪种植规模已达上万亩。”一家一户种植草坪,在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必须要规模化,大规模种植,比如一个高速公路标段下来,那都是几十万平米的,靠一两个人怎么可能完成?得靠协同发展、协同种植、统筹销售。我们村委会就是一个协调人,每位党员都是信息员、技术员。“
钱爱东透露,种草坪亩产值一般能够达到6000多元,正常情况下,一户人家年收入十几万那是保底的。“不是家里这几亩地,都是到外边去包地,几十几百亩的包,也因此引领周边乡镇发展起来。”
顾庄陈园门口的九棵柏树
钱长村草坪种植场景
长寿之乡
近年来,如皋树立“既要环境绿,又要口袋富”的生态理念,引导农民发展花木、盆景、花卉、草坪为主体的特色生态产业,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的新路径。
生活富足、生态宜居,长绿带来长寿,如皋是中国百岁老人总数最多的县(市),也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在如皋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东大街,记者看见不少游客与街头一户人家的两位老人合影留念。原来老爷爷名叫徐一鸣,今年已经103岁了,老奶奶名叫马鸿芬,95岁。马奶奶告诉记者,他们老夫妻平时就俩人住在这里,孩子们轮流每天都会有人来照应他们,有游客好奇问:“吃饭谁来弄呢?”马奶奶自豪地说:“饭都是我每天烧啊!”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如皋东大街居民徐一鸣(103岁)和马鸿芬(95岁)夫妇
截至2020年1月,如皋百岁老人人数已达524位,比上年新增84位。如皋现有总人口约142万人,60周岁以上老人数39.17万人,占总人口27.6%,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6.52万人,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0.92万人,百岁老人中,105岁以上的达16位。
老龄化、高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和江苏平均水平的如皋,全市尊老敬老孝老助老蔚然成风。该市积极构建多元化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落实惠老优待政策。据介绍,2019年共发放尊老金6100多万元,并向全市60周岁以上的农村低保、五保以及9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赠送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成立了全国首家老年人权益司法保障“法暖黄昏”工作站。
从传统到现代深刻嬗变的城市、如诗如画的田园乡村、百岁老人的笑脸……红色如皋,正成为全面小康的鲜活样本。
文章来源:江苏档案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璞 景洁
编辑:李扬
责任编辑: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