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档案文化>档案文苑
《老年周报 走进档案馆》| 渡江战役:万众一心 支前渡江 小船桨摇出来的胜利
  • 信息时间:2020-04-13 15:14
  • 浏览次数:

422日,省档案馆联合南京市、徐州市、扬州市、泰州市档案馆向社会公布一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支前档案,并编发《人民必胜》支前档案选编丛书。本期将带领读者一起追忆渡江战役,了解当时的船民们如何在枪林弹雨中渡江护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

>>>>船民们倾力支前

1949年的4月,长江岸边的千里战线上,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分东、中、西三路,强渡长江天堑,攻占南京,取得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此战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倾力支前、无私支援密不可分。

在省档案馆,有一份90页的船只登记表,登记着近千艘支前船只的基本信息,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每个船户的姓名、船只情况及配属连队等信息,寥寥数字,体现的却是人民对于解放军的信任、对支前的热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次渡江支前任务,解放军过江,没有船只。当时各地筹集的船只,大多分散隐蔽在距江边有数十里远的地方。临战前,需秘密地将船只移入长江,并且要从江堤上翻过去。这项浩大的工程大多由民工完成。

将绝大部分是“旱鸭子”的解放军将士,短时间内训练成“水军”,更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成千上万的老船工、老渔民热情高涨,到部队讲水性、长江水流特点、帆船如何利用风向、遇到危险如何处置等,然后再到河、湖上开展水上练兵运动,练习如何撑篙、划桨、摇橹、扯篷、掌舵、游泳,包括上下船、走跳板、在船上行走、上下物资等等,为战士们培养长江能渡过去的信心。

渡江战役中,船民们发扬了不怕艰难困苦、敢于流血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船民。

>>>>大辫子姑娘:“我送亲人过大江”

19493月,颜红英的父亲颜建法带着她们用自家的5吨木船在泰州跑运输,适逢人民解放军调集船只,准备横渡长江,颜红英一家主动要求参加渡江战役支前工作。渡江战役前夕,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给船工开鼓劲会。颜家姐妹率先响应,拆了船篷,改装船只以便渡江需要。为了保证顺利渡江,颜家的船和其他几十条运粮船一起,泊在扬中的北夹江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训练。

418日,颜红英驾驶满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船只在江都河口附近的夹江里进行渡江演习时,遭遇国民党军舰炮火袭击,她的耳膜被震伤。

422日下午,几百条船上坐满了荷枪实弹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颜红英一家驾驶渡船,运载两个班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渡江途中,颜红英的父亲在船尾掌舵,她和妹妹两人则轮流划桨,父女3人一起驾船将人民解放军战士送过长江。

颜红英驾驶着船划到江心时,突然一颗炮弹就在船边不远处爆炸了,一块东西(弹片)擦破她的脸颊,顿时满脸是血,她拼命地划,一心想尽快把人民解放军战士渡过江到前方打胜仗。

就在颜红英奋力划桨驶出港口时,新华社随军记者邹健东用相机在江岸上抓拍到了这一瞬间。照片洗印出来后,以《我送亲人过大江》为题,发表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现在这张照片珍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渡江小英雄——马毛姐

渡江战役中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就是从无为县白茆洲出发的。

马毛姐出生在贫苦渔民家庭,她的家就住在长江边上。因为排行老三,也被人叫成马三姐。当时,年仅14岁的马毛姐,不顾母亲的担忧和阻拦,跟着自己的哥哥,参加了渡江突击队。渡江突击队,就是用船载着第一批解放军,冒着对岸的枪林弹雨强渡长江,危险系数非常大。

在渡江战役中,马毛姐的右臂中枪受伤,但她仍然咬着牙坚持撑船,40多分钟后,船只到达长江南岸,成为第一批抵达南岸的渡江突击队。那一晚,马毛姐兄妹俩横渡长江6趟,共运送了三船解放军到达南岸。

马毛姐回忆自己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手掌舵,一手划桨,就这样,船只快速地向南岸破浪前进,也没考虑到危险。渡江战役结束后,无为县召开盛大的庆功大会,马毛姐被巢湖军分区支前司令部授予“一等功臣”“支前模范”等称号。在所有渡江支前的英模中,她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而马毛姐和哥哥的那条船,也是当时媒体报道为“渡江第一船”。

19519月,她被邀请赴北京参加国庆典礼,还受到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毛主席亲自为她取名为马毛姐。后来,毛主席还送给马毛姐一个本子、一支笔,并在本子的扉页上,亲自题字: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姜堰船工荣获特等功

19492月,姜堰人王永才受雇在船上做船工。不久,随船一起接受渡江支前任务,停泊在距江十几里的港湾进行整修,同时整修待命的一共有300多条大小船只。

当时,船老板和部分船工非常害怕。由于王永才经常受共产党和部队教育,他懂得只有把大军送过江打垮国民党反动派,才能过好日子,因此他也经常劝慰船工们。后来组织上派来两个民工协助,作为最年轻且行船技术最好的王永才自然成了指挥和主心骨。王永才所在的船比较大,一次可以运送160多名解放军战士。420日夜,王永才等人奉命送大军过江。他们冒着国民党反动派的炮火,一夜往返了三次,送了五百多名解放军过江。天亮后,王永才把船开入港湾,用树枝芦草盖好,随后和其他船工一起在事先挖好的掩埋洞里隐蔽起来。25日和26日夜里又连续运送了几次。26日夜里刚运送了一批解放军,返回途中,王永才听到远处传来呼喊声,原来有一条小船,行到江中心因风大浪大导致船进水眼看就要沉没,王永才果断将船靠近,搭上跳板,将小船上的49名解放军战士救了上来,并把他们安全送到南岸。再次返回时,王永才的船与另外两艘小船又奉命成功装运敌舰投降俘虏。

194953日,王永才被苏北第一渡江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特等功奖状。

部分资料由省档案馆提供

△第三野战军颁发给靖江船工谢保大的支前光荣证

渡江规则

△渡江战役前船工誓师大会

△群众订立爱国公约支援前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