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间:2020-04-13 15:08
- 浏览次数:
陈昌言:最后的坚守者
从1960年动工到1968年通车,在南京长江大桥耗时8年的建造过程中,经历了3任总工程师:梅旸春、刘曾达、陈昌言。三人中,陈昌言年纪最小,担子却最重。1968年8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首次试通车,火车司机说:“陈昌言不坐上车,我不敢开。”听了这话,陈昌言翻身坐上了车头,见证了大桥首次试通车的圆满成功。
>>>>最后一任总工程师
1909年出生,江苏溧水人,曾居住在现在老门东的剪纸巷。陈昌言的父亲是一名小职员,收入微薄,对于陈昌言来说,想要上大学,就只有取得大学的奖学金。以当时最著名的国立中央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东南大学为例,只有总分第一的学生,才能得到奖学金。陈昌言做到了。1933年7月,陈昌言顺利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还通过自学,掌握了日、俄、英、德四国语言。
毕业后,陈昌言被国民党政府安排参加粤汉、滇缅等铁路的野外勘探。1937年后,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主要交通线,陈昌言奉命带领施工队伍沿线抢修被炸坏的桥梁。1949年6月,杭州解放,陈昌言以全新姿态随人民解放军前线部队,沿浙赣铁路一直向西架桥修路,直达南昌。1960年,他被调往位于南京浦口的长江大桥四处担任工程师并开始参与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南京长江大桥工程局几乎半数的机关工作人员都接到了前往武汉“接受再教育”的调令。临走前,局党委书记杜景云攥着陈昌言的手说:“我把南京桥交给你了,直到大桥建成后,如果质量有任何隐患,那就唯你是问。”自此,陈昌言成为南京长江大桥的最后一任总工程师,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与干扰,主持起南京长江大桥后期架设通车的全面技术工作。陈昌言晚年和孩子们聊起此事,陈昌言说:“我才不怕呢,我有绝对的把握,大桥肯定没问题,不会垮!”
>>>>一边被打倒一边造大桥
陈昌言的小儿子陈宗俊评价父亲当年的走马上任是“临危受命”。因为,1966年年底,正是大桥即将合拢的关键时刻,而就在那个时候,建桥职工分成两派互相“武斗”,大桥工地陷于混乱。
就在陈昌言坐在火车头进行荷载试验的当天,晚上回到盐东街37号住处,就见对面围墙上张贴了大标语:“打倒反动技术权威陈昌言!”名字上大大的红叉叉,更像一把利剑,把兢兢业业搞技术、认认真真做工作的老工程师刺蒙了。
在繁忙的大桥工地,隔三岔五,便有一支队伍,低着头,胸前挂着打了红叉叉的各色牌子,高一脚,低一脚,从这个工班,到那个车间,接受群众的批斗,为首的便是“反动技术权威”陈昌言……
这些大桥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就是这样,一边挨斗,一边工作。有天晚上,陈昌言告诉家人,某某工程师从桥面上跳下去,一下子就死了。他的声音突然高了许多,悲愤地叫道:“要我死,我才不死呢!”家人吓坏了,赶紧提醒他小声点。
最终,陈昌言代表大桥局向铁道部来宁成立的“宁桥建成交接委员会”交桥。南京长江大桥“质量优良”,一次性检验通过。
不久,陈昌言被送至沙坪干校,边接受审查边劳动改造。期间放牛两年半、江边看管木料半年。
后来,周总理得知大桥建设者武斗的消息后,立刻指派谭震林副总理处理此事。国务院对大桥工地实施“军管”,原南京军区派部队入驻工地,调解两派矛盾并参加施工,大桥建设得以继续进行。
>>>>大桥顺利合拢
这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我们能成功吗?那个时候,陈昌言成了大家的主心骨,他每天都会拎着饭盒,走过大桥工地,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依然能保持微笑。很多工人回忆说,当时就觉得,只要陈昌言在,就什么都不用怕了。
建国初期,中国桥梁建造工艺严重落后,南京长江大桥的钢桁梁的联结工艺是用铆钉烧红对正铆孔,再用风枪挤压铆死联结的,板层多达9层,板束最厚达180mm,共有150多万个铆钉。这是陈昌言提出的“创意”。
陈昌言的小儿子陈宗俊:“就在桥上点鼓风机的炉子,把生铁烧红,这边甩上去,那边工人接过去就插进去,一万五千根铆钉就是工人们这样一个个钉进去的。我爸爸天天跑上跑下,第一要求工人这个铆钉要烧红,第二这个口要对正,不能歪不能裂。我爸爸没有喝过洋墨水,但是想出来很多笨办法却很有用。”
1968年8月中旬,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架通。
首次试通车,有个小插曲。驾驶火车的司机看见壮观的大桥以及湍急的江面,有些胆怯。他们表示,总工程师陈昌言不上车,他就不敢开车。
陈宗俊说:“一般来讲大桥在合拢后,正式通车前要走一趟重载火车,如果桥梁铆钉不结实那么可能走车的时候会发生垮塌。司机就说,陈昌言不坐在上面,我们不开车。我父亲就说,好,那我坐在上面陪你们。”
最终,火车轰隆隆驶过大桥,欢呼声响彻长江水面。
在陈宗俊的记忆里,父亲在家时说话不多,而愿意说话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们讲述大桥的建设过程,有时候,他会带着陈宗俊转几趟车特地去看大桥。陈宗俊说,他总觉得,父亲的生命好像和大桥连在了一起。
1985年,我国首次评选国家科技进步奖,《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新技术》荣获特等奖,陈昌言作为主要七名获奖者之一,代表其他6人去人民大会堂领奖。陈宗俊说,父亲那时笑得特别开心,从北京回来,又去看了一次大桥。
1991年,陈昌言逝世,按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安葬在浦口的象山湖边,正对着长江大桥。
部分资料由省档案馆提供
△陈昌言(前排右三)与南京长江大桥工作组成员合影
△陈昌言(左)在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