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为功|春到上塘——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
  • 信息时间:2020-11-20 13:51
  • 浏览次数: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江苏省档案馆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下,与江苏省委党史工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共同推出“九九为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型全媒体行动。

第六期微纪录片《春又到上塘》,走进宿迁市,讲述“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是怎样书写“春到上塘”的伟大篇章。


点击播放视频

初夏,位于江苏泗洪县上塘镇的垫湖村,已经进入收获的时节。家家户户门口堆放着农具和新收上来的油菜籽。优美的风景,富足的生活,你可能很难想象,在40多年前,这里的村民,曾经要靠救济粮度日。

“春到上塘”纪念馆

矗立在垫湖村村口的“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的石碑,无声镌刻了一段如春雷般、颇为惊心动魄的村庄史:1978年秋,当时的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小苏庄,因为贫穷,趟路前行,将大田切割成小田,分到社员手中,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垫湖村再次变革,“小田”又变回了“大田”,有的农民成了“职业”农民,有的则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红色的热土:抗战时期是全国19个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之一

泗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陵园管理处主任李雷训介绍,泗洪是革命老区,早在1925年这里就有了党组织活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遵照毛泽东同志“要在湖汊港口的近旁建立起稳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建了皖东北、邳睢铜、豫皖苏三块根据地,后发展成为全国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即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淮北区党委、新四军四师、淮北行政公署在泗洪陈圩大王庄办公。

1938年11月,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成立,支部驻地在郑集,也就是现在的上塘一带。为再现、回眸这一光辉历程,泗洪县筹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及广场,纪念馆外形呈“五角星”形,象征着共产主义精神永放光芒。

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

“三个五定额”:拉开了江苏省农村“大包干”序幕。

1942年生的苏道永是原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会计,当时垫湖有19个生产队,2300多口人。苏道永因为是垫湖大队小苏庄人,也就是第五生产队,所以他负责挂钩这个生产队。“从1968年做大队会计,一直到1978年,这个10年当中,在我记忆中,几乎年年都是国家救济粮,用的救济款。我这个会计的业务整天就是办救济粮、救济款”,回忆当年,苏道永告诉记者。

“大包干”发起人之一苏道永

1978年春,小苏庄与全公社其他村一样遭受旱灾,家家靠救济粮度日。救济粮不够吃,农民实在没东西吃了,就只好去捋芝麻叶吃。到现在,苏道永还记得当时有一位小学老师编了句顺口溜,很能反映当时社员的贫困状况:“入社七八年,不见一分钱。要不鸡下蛋,断了油和盐。”

“大包干”之前,垫湖村村民居住的茅草房(仿建)

喜欢看书读报的苏道永在了解了中央有关精神后,有了把土地包给社员的想法。经历过春灾之后,1978年秋,公社党委书记张世明来到小苏庄搞试产。苏道永把自己的想法和张书记说了,得到了默许。在与生产队长任孝干商量后,苏道永立即召开了队委会。为了保密,会议是在晚上开的,地点就在村口的桥下面,参会的30多户社员一致同意把土地包到每一户。

“简单讲就是三个五定额,”苏道永对扬子晚报记者介绍说:每人承包5分地山芋、5分地玉米和5分地花生,年底每亩定额缴到生产队,留给集体分配,多收的部分归自己。“经过好地、孬地划分,然后抓阄,不到10天,土地就全部分好了。”

1979年,风调雨顺,小苏庄迎来了丰收年。当年全队粮食总产7.65万公斤,经济收入2.41万元,人均纯收入52.6元,结束了吃救济粮的历史,由1978年吃1万多公斤救济粮而变为向国家出售余粮1.2万公斤!

1979年上塘公社农民集会,商议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包干”制度。

1979年6月,上塘公社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上宣传了小苏庄“三个五定额”的好处,第一次明确各生产队可以试试看。苏道永至今仍清楚记得,到了1980年,垫湖全大队大丰收,他家收了8000多斤,几乎抵得上过去一个生产队的产量,村民排队卖花生,排了有两三里长。

大包干让上塘馓子市场变得如此兴旺,家家户户粮满仓,集贸市场更兴旺。

刘朝文,是上塘走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上塘改革的亲历者、受益者,曾任泗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他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的一批珍贵照片里,人们可以看到,大包干后集贸市场里的上塘馓子都变得“兴旺”起来。

当年上塘改革的许多消息、指令,主要是通过这些渠道传播:半导体、生产大队通往每户人家的喇叭、留声机。

“江苏的小岗村”:垫湖的“大包干”比小岗村早2个月"

江苏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曾经担任了十二年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胥爱贵,多次到垫湖村调研。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了一个小细节: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王孔诚和周昭先去上塘采访时,其实原本是去看贫困的,没想到却有了一番新发现。

胥爱贵

“他们写了一篇《春到上塘》,1981年3月4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出来以后,引起了江苏省委的重视,省委决定进行调查。”胥爱贵回忆,“1981年我们省委调查组一位老部长去调研,他就看到农民脸上都挂着笑容,喜气洋洋,农民都跟他反映,现在我们第一次吃上饱饭了,不吃国家返销粮了。调查组去的时候,看到农民在打家具,准备孩子结婚了……”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春到上塘 》

胥爱贵说,江苏是1981年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决策,真正全面实行和推开是1983年。“垫湖当时的改革和安徽小岗村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是江苏的‘小岗村’,比小岗村还早两个月。”

那么,为什么改革会率先发生在泗洪上塘呢?胥爱贵认为,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一个原因是当时生产条件差,同时,泗洪是红色根据地。这个地方的人,有一种敢打敢冲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跟当地人的性格、胆量、气魄也是有关的,所以敢领先改革、早走一步。

希望的田野:家门口就业,不少人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江苏农村改革“春天”的序幕,在这片有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拉开。40多年过去了,改革的脚步仍在继续前行。

垫湖村党委书记周磊向记者介绍,当年的包产到户让垫湖人吃饱饭,如今的垫湖人骨子里再一次迸发出敢想敢干的“大包干”精神。2012年,垫湖村把1.2万亩耕地全部流转,小田变大田,向农业规模化、现代化转变,村里不少人摇身一变成了新型职业农民。

周磊自己就带头流转了125亩土地,种植了碧根果苗,亩均收益达到1.5万元。因为除草、施肥、修枝、嫁接需要大量的人力,周磊的碧根果基地带动了130多人就业,这些人多是垫湖村本地的农民,工作一天就可以拿到100元的工资。

村民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就业

苏道永算了一笔账,他家有6口人,20多亩土地,每亩地的流转费用是700元,再加上其它的退休金、老年金,他一年能拿到2万多元,“生活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吃的菜都是自己田里种的。”苏道永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并且在苏南一个城市买了房子。

胥爱贵表示,垫湖的做法符合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规律,“199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从长远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做的。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现在已经到了第二个飞跃的阶段。”

记者在垫湖村看到,村里如今有纺织、纯净水、烘干厂等4家企业,以及口罩、电子、玩具等“三来一加”项目,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做和农副产品加工。土地流转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或在企业上班拿工资,或依然在土地上劳作,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但周磊并不满足,他盘算着成立农业股份合作社,让村民入社参股,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如今,垫湖村1400多户村民全部搬进集中居住小区。“这房子好,比城里人住的高楼强!”年近九旬的垫湖村村民任楼甫说,自己住过草房、瓦房,几年前到集中居住小区盖小楼。拆迁补偿款5万元,自己再掏2万元,盖起144平方米的小楼,他感觉“很划算”。

苏道永现在成了垫湖村的“乡贤”,“也就是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义务管理村里的两个水塘。”每天早上,苏道永都会起来散步,围着水塘转一圈,看看水塘里有没有垃圾杂物。晚上,他会散步到小区内健身广场,看着村民跳着广场舞。

村内的水塘里睡莲盛开

30岁的新村干王夏银直言,村里有医院、超市、幼儿园、小学,设施齐全,生活方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轿车,环境也好,“小康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吧。”

一对小姐弟在健身器材上玩耍。(高峰摄)

如今的垫湖,已经成为宜工、宜商、宜农的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苏北率先获得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整个上塘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上塘镇党委副书记黄明岭介绍,仅上塘轻纺产业园就有入驻企业40家,带动劳动力就业1600余人,2019年园区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3.86亿元、税收2300万元。短短几年时间,昔日“一穷二白”的上塘一跃成为全县工业大镇。站上新起点,改革再出发。“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书写“春到上塘”新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